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

四中校园通知公告

武汉市雾霾天气应急处置预案

发布时间:2013-12-09 16:40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单位: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 点击量:449 【公开】
为有效应对雾霾天气,建立与雾霾天气应急处置相适应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科学有序、及时高效的环境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损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订本预案。<br /> &nbsp;&nbsp;&nbsp;&nbsp; 一、适用范围<br /> &nbsp;&nbsp;&nbsp;&nbsp;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划范围内连续出现雾霾天气且环境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以上时的应急处置工作。<br />   二、工作原则<br /> &nbsp;&nbsp; 雾霾天气应急处置工作,应当坚持统一领导、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协同应对、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负责制,充分整合各区、各部门现有应急组织、队伍、物资、信息资源,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与协调调动,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有序组织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及处置工作情况,正确引导社会舆论。<br /> &nbsp;&nbsp; 三、组织体系<br /> &nbsp;&nbsp;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雾霾天气应急处置专项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雾霾应急委),由市人民政府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任主任,市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环保局局长、市人民政府应急办主任任副主任,市气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市国土规划局、市环保局、市城乡建设委、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卫生局、市质监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和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及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和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雾霾应急委下设办公室,在市环保局办公。<br /> &nbsp;&nbsp; 四、监测与预警<br /> &nbsp;&nbsp; (一)监测<br /> &nbsp;&nbsp; 市环保局建立和维护全市统一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每天24小时对全市主要大气污染物进行连续监测和分析,每日通过网站发布各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健康提示及防护建议等综合信息;市气象局及时开展雾霾天气监测,进行气象条件变化分析和趋势预测。<br /> &nbsp;&nbsp; (二)预警级别分类<br /> &nbsp;&nbsp; 雾霾天气的预警级别,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的分级方法和危害程度,将AQI指数在200以上的空气质量污染程度从高到低划分为三级:一级(极重污染)、二级(严重污染)、三级(重度污染),依此用红色、橙色和黄色予以标示。<br /> &nbsp;&nbsp; 一级(极重污染),即武汉区域连续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在500以上。<br /> &nbsp;&nbsp; 二级(严重污染),即武汉区域连续48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在301至500(含500)范围。<br /> &nbsp;&nbsp; 三级(重度污染),即武汉区域连续72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至300(含300)范围。<br /> &nbsp;&nbsp; (三)启动应急预案<br /> &nbsp;&nbsp; 当环境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以上预警级别时,由市环保局会同市气象局确定雾霾天气污染预警等级,报雾霾应急委批准后启动本预案。<br /> &nbsp;&nbsp; 五、应急响应与处置<br /> &nbsp;&nbsp; (一)三级响应与处置<br /> &nbsp;&nbsp; 达到三级响应级别时,发布雾霾天气黄色预警,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雾霾天气发生的特点,立即启动本应急处置预案,采取以下应急措施:<br /> &nbsp;&nbsp; 市气象局及时进行雾霾天气气象条件趋势分析、预测预报,及时发布雾霾天气预报,与市环保局会商后联合发布空气质量预报;随时做好准备,一旦气象条件具备,立即开展人工增雨作业。<br /> &nbsp;&nbsp; 市环保局保障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监测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公布真实信息,加强分析,向社会发布空气污染提示;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对大气重点工业污染源每天巡查1次,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每天核查2次,发现超标排污的,立即责令整改,排污量增大的,通知严控排放量;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故障的,督促尽快修复;加大对冒黑烟或者排放明显可视污染物机动车的整治力度。<br /> &nbsp;&nbsp;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督促未建成脱硫脱硝的大气重点污染源企业缩减产量10%。<br /> &nbsp;&nbsp; 市城管局组织和督促各区城管局将城市道路清扫、洒水压尘的频次增加30%,减少道路扬尘污染;组织和督促各区加强对违法建设拆除工程的管理,采取洒水、覆盖等降尘措施;在市城乡建设委下达停止建筑工地(重点市政工程和抢险、抢修工程除外)施工作业通知后,立即停止建筑工地渣土运输;督促各区加大对重点区域的保洁力度;负责组织开展道路扬尘、遗撒及露天焚烧(垃圾、树叶、秸秆)、露天烧烤、经营性燃煤等污染源执法检查。<br /> &nbsp;&nbsp; 市城乡建设委组织和督促各区加强对房屋拆除工程的管理,督促建设业主单位采取洒水、覆盖等降尘措施,停止建筑工地作业(重点市政工程和抢险、抢修工程除外),加强对扬尘污染的管理;加强建筑工地裸土地巡查管理,确保采取有效覆盖措施;加强对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污染的排查,情况严重的,立即责令整改。<br /> &nbsp;&nbsp; 市国土规划局加强对土地储备空地的扬尘控制措施。<br /> &nbsp;&nbsp; 市交通运输委督促运输企业加强对客、货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加强对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上路运营的控制。<br /> &nbsp;&nbsp;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加大对一环线内限制黄标车通行、二环线内限制本市籍货车通行、三环线内限制外籍货车通行的执法力度,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br /> &nbsp;&nbsp; 市质监局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及抽查。<br /> &nbsp;&nbsp; 市教育局督促全市各中心学校减少师生户外活动,暂停体育课、课间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br /> &nbsp;&nbsp; 市委宣传部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统一发布相关信息,普及雾霾成因、对人体危害及如何加强自我防护等环境科普知识,宣传我市雾霾天气应急处置措施;倡导市民绿色低碳生活。<br /> &nbsp;&nbsp; (二)二级响应与处置<br /> &nbsp;&nbsp; 达到二级响应级别时,发布雾霾天气橙色预警,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三级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br /> &nbsp;&nbsp;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督促未建成脱硫脱硝的大气重点污染源企业缩减产量20%。<br /> &nbsp;&nbsp; 市城管局督促各区停止所有违法建设房屋拆除工程作业;将城市道路清扫、洒水压尘的频次增加50%,督促停止所有建筑工地渣土运输。<br /> &nbsp;&nbsp; 市城乡建设委督促全市建设业主单位停止所有房屋拆迁工程作业和所有建筑工地土石方与混凝土搅拌站作业(重点市政工程和抢险、抢修工程除外)。<br /> &nbsp;&nbsp; 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倡议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停止行驶30%公务用车,市民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行驶公务用车牌号需提前报备,由雾霾应急委办公室在应急响应期间组织进行抽查。<br /> &nbsp;&nbsp; 市卫生局组织开展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防病知识咨询。<br /> &nbsp;&nbsp; (三)一级响应与处置<br /> &nbsp;&nbsp; 达到一级响应级别时,发布雾霾天气红色预警,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二级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br /> &nbsp;&nbsp; 市人民政府应急办负责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各成员单位的应急处置工作。<br /> &nbsp;&nbsp;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督促未建成脱硫脱硝的大气重点污染源企业缩减产量30%。<br /> &nbsp;&nbsp; 市城管局将城市道路清扫、洒水压尘的频次增加100%。<br /> &nbsp;&nbsp;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实行除公共交通工具外所有机动车辆在全市范围内单双号限行(由雾霾应急委办公室代表市人民政府发布《武汉市机动车辆全市范围单双号限行通告》)。<br /> &nbsp;&nbsp; 六、信息发布<br /> &nbsp;&nbsp; 雾霾天气发生后及相关应急处置过程中,各成员单位应当及时向雾霾应急委办公室报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污染变化趋势、极端天气的预测预警、气象分析和应急处置情况、分析结论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经雾霾应急委批准后,由雾霾应急委办公室统一对外发布雾霾天气应急处置相关信息;未经批准,任何应急处置人员不得接受媒体采访或者对外传播和发布相关信息。<br /> &nbsp;&nbsp; 七、应急终止<br />   当气象条件变化预测不利于形成雾霾天气,环境空气质量呈好转趋势并已降至重度污染以下48小时后,市环保局会商市气象局提出终止应急的建议,经雾霾应急委批准后,宣布应急处置终止。<br />   雾霾天气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各成员单位应当及时将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雾霾应急委办公室。<br /> &nbsp;&nbsp; 八、附则<br /> &nbsp;&nbsp; (一)本预案由市雾霾应急委办公室负责解释。<br /> &nbsp;&nbsp; (二)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1963-2018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132号   鄂ICP备13001992号-14
主办:武汉市教育局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1288号     联系邮箱:whgcszwx@163.com
12420107931238850H